炳坤云

传统眼镜行业进入低速发展阶段 市场面临品牌洗礼

   2023-08-24 2450
导读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电子产品的增加和使用导致近视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传统眼镜主要是用于解决看清问题。经过多年的高度发展,目前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电子产品的增加和使用导致近视患者人数不断增加,传统眼镜主要是用于解决看清问题。经过多年的高度发展,目前整个传统眼镜市场呈现出低速的增长阶段。

  传统眼镜行业:步入低速增长成熟期

  国内近视屈光手术普及度低,眼镜依旧是近视患者首选。屈光手术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于1997年引入中国,利用手术手段改变角膜前表面形态以矫正屈光不正。目前主流的屈光不正手术治疗手段(如准分子激光手术、半飞秒手术、全飞秒手术、晶体植入手术)基本可以满足各类近视患者的不同需求。

  目前国内对近视手术的认知度低,通过手术改善屈光不正的患者较少,主要系消费者对于屈光手术副作用以及安全性存在较大担忧,因而多持观望态度。根据传统眼镜市场分析数据,2020年中国近视患者人数超过6亿人,而屈光手术量仅为217万例,渗透率不足1%。在国内尚未开展大规模屈光手术教育背景下,眼镜仍然是中国近视患者的首选,屈光手术对眼镜需求冲击较弱。

  传统眼镜行业市场概况

  传统眼镜市场分析有关数据显示,中国近视人口占全国总人数的33%,是世界平均水平22%的1.5倍,目前有近4亿的近视人数。全国学生体质新调研报告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其中小学生近视发病率22.7%、中学生55.22%、高中生70.34%、大学生85%。加之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国5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有3.2亿,90%以上需要佩戴老花镜。

  传统眼镜市场分析提到面对庞大的中国眼镜市场,国内多数品牌商并未将眼光放在技术革新上。中国眼镜业的暴利,早已是人人知晓的“潜规则”,尽管被诟病多年,但迟迟得不到彻底改变。如今,传统行业纷纷被颠覆,眼镜行业的变革也势在必行。业内亟须有一个强大的领导品牌,带领中国眼镜行业走出一条适合当下时代的商业模式,彻底颠覆传统的单一店面营销。

  传统的中国眼镜市场杂乱无章,多年的优越化经营,让许多眼镜店的“坐销”模式“积懒成习”,忽略了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能力和现实需求,一味追求利润。这当然也与目前的中国眼镜市场发展现状不无关系:眼镜店投资成本高,人员工资以及店面租金居高不下,验光、配镜都需要请专业人员,加之囤货、压货,因此一副成本几十元的眼镜常常要卖到一两千元甚至更高,这早已成为行业的普遍规律。

  综上看来目前我国传统眼镜市场有比较多需要改进的问题,在视力矫正等的冲击下传统眼镜越来越不受消费者的青睐。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bky.com/news/show.php?itemid=234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