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坤云

2022年奢侈品品牌高速增长 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持续涌现

   2023-08-24 3690
导读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奢侈品零售业务出现反弹,2022年奢侈品行业提前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当一部分二手奢侈品价格开始下行时,消费者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奢侈品零售业务出现反弹,2022年奢侈品行业提前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当一部分二手奢侈品价格开始下行时,消费者便开始倾向于观望而不是购买,而一些二手商家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往往急于抛售,反而进一步加速了二手奢侈品市场的下跌。

  2022年奢侈品品牌高速增长

  尽管面临日益严峻的全球社会和经济挑战,2022年中国境内奢侈品市场(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继续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部分品牌增速超过70%。由于出境游受限,大部分中国消费者依然选择在境内购买奢侈品。得益于此,继2020年取得48%的增长之后,预计中国个人奢侈品市场2022全年将实现36%的增长,达到近4710亿元人民币,整体规模较2019年近乎翻番。此外,海南免税购物释放潜力、数字化进程逐步推进,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境内奢侈品消费的增长。

  与2021年一样,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增长在不同品牌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增速从10%到70%以上不等。不同品类的增速也大相径庭:皮具以约60%的销售额增速拔得头筹,时装和生活方式品类以约40%的增速位居其后。珠宝品类的增速虽不及2020年,但仍达到约35%。高端腕表和奢侈品美妆则预计分别增长30%和20%左右。以上预测均包含海南免税店销售额。

2022年奢侈品品牌高速增长 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持续涌现

  2022-2027年中国奢侈品行业专项调研及投资前景调查研究分析报告从全球范围来看,2022年,中国市场占全球奢侈品消费总额的比重从2021年的约20%上升至21%左右。我们预计,这一增长趋势还将在未来延续下去,且无论未来出境游复苏进展如何,到2025年,中国市场都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

  然而,2022年上下半年市场表现则极其分化,各大品类2021年上半年增势迅猛,同比增速从40%到100%不等,而部分品牌下半年同比增速预计下跌从0%到25%不等。

  在消费持续回流的大背景下,随着从亚洲到全球的国际旅行逐步放开,预计中国消费者的个人奢侈品消费将在2022年底到2023年上半年间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持续涌现

  2021年二手电商交易规模达4001.7亿元,同比增长29.27%,2019年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4.1%,以此速度估算2025年交易规模将达到9502.2亿元。其中,随着二手奢侈品电商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预计到2025年,循环时尚产业规模将超千亿元。

  中国奢侈品消费位列全球第一,预计未来仍有增长态势,未来5年内中国市场上会有更多的闲置奢侈品。中国二手奢侈品市场具有较大增长潜力,预计2025年达到384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5%。循环时尚作为循环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伴随着政策的利好和消费意识的转换,将迎来黄金窗口期。

  根据预测,中国有近4万亿元的二手奢侈品存量未开发,且渗透率仅1%至2%,循环时尚产业拥有牢固的潜在交易货源基础,目前,中国二手奢侈品与发达国家相比产品流转率低,整体行业发展潜力大,资本市场看好未来循环时尚市场的发展。

  未来循环时尚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二手交易平台市场标准需要逐步完善,规范二手交易平台的市场秩序;同时,从生产设计端来看,将更多使用环保、节能低碳材质的包装;此外,二手商品的交易逐渐在80后、90后群体中被认可,绿色消费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循环时尚是非标行业,怎么让有循环时尚理念的用户得到标准化的服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循环时尚行业面临的挑战。随着大数据的积累和行业经验的积累,这个问题也将逐步解决。团体标准给出了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的计算公式,提供了产品质检、包装、物流运输到交付给消费者过程中的减碳计算方法。基于此标准,红布林在APP端率先上线“循环时尚环保行动”碳减排功能,成为国内首家循环时尚行业减碳值可视化平台。

  奢侈品行业销售额同比下降20%,2022年国际一线奢侈品牌纷纷逆市涨价。对于美国富人来说,通胀速度赶不上财富增长的速度,购买力不会受到侵蚀,奢侈品涨价还能提高产品稀缺性,增强满足感,反而增加了其对奢侈品的需求。

  以上就是奢侈品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文/小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0相关评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s://www.51bky.com/news/show.php?itemid=240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